【多歧亡羊原文及翻译】在古代汉语中,“多歧亡羊”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,出自《列子·说符》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因选择太多而迷失方向,最终导致失败或损失。下面我们将从原文、翻译以及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。
一、原文
> 多歧亡羊
> 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杨子曰:“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众?”邻人曰:“多歧路。”
> 杨子曰:“嘻!亦太甚矣!今以一人之失,而使众人皆追之,是欲以一人之力,而尽天下之术也。”
> 邻人曰:“非然也。歧路之中又有歧焉,吾恐其不复还也。”
> 杨子默然有顷,曰:“吾今而后知‘多歧亡羊’之为言也。”
二、翻译
> 杨子的邻居丢了羊,他不仅带领自己的人去寻找,还请了杨子家的仆人一起去追。杨子说:“哎呀,丢了一只羊,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呢?”邻居回答:“因为路上有很多岔道。”
> 杨子说:“哎呀,这也太过分了吧!现在因为一个人的失误,就让那么多人去追,这是想用一个人的力量来应对所有的方法啊。”
> 邻居说:“不是这样的。岔路中还有更多的岔路,我担心它不会再回来了。”
> 杨子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我现在才明白‘多歧亡羊’这句话的意思了。”
三、与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出处 | 《列子·说符》 |
成语含义 | 因选择太多而迷失方向,最终导致失败或损失 |
故事背景 | 杨子邻居丢失一只羊,因路途复杂,众人追赶却难觅踪迹 |
主要人物 | 杨子、邻居、仆人 |
寓意 | 告诫人们做事应专注,避免因选择过多而陷入混乱 |
现代启示 |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学会聚焦和判断,避免被干扰 |
四、结语
“多歧亡羊”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象的描述,更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的一种警示。在面对众多选择时,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明确目标,避免因盲目跟从而迷失自我。这一故事虽短,但蕴含的哲理深刻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反思。